首页

黑冰每天两部免费踩踏

时间:2025-05-29 05:59:08 作者:碳路中国丨辽宁海城:“世界镁都”的绿色智造转型之路 浏览量:67596

  中新网辽宁海城5月28日电 (禹瑞斋 刘禹辰)因“世界镁都”而闻名的辽宁海城,历经粗放发展的阵痛,如今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绿色革命重塑产业格局。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拥抱智能技术、升级产业链条,这座千年矿都正探索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实践路径。

  这次改变始于对高污染产能的清退。海城一举置换186座轻烧反射窑,转而引入悬浮窑、智能化生产线,并建成全国首个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AI监控系统实时追踪矿石开采、运输、加工全流程,电子围栏划定生态红线,数字化管控让每一吨资源“有迹可循”。

  “2024年,我们通过继续优化投入,并按照省里的要求,做到了‘一矿、一出口、一计量站’,完全实现了菱镁矿山源头管控的目标。”海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君看着菱镁智慧数据大屏介绍说。

海城市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刘禹辰 摄

  12家省级绿色工厂与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拔地而起,多项专利技术填补国际空白。昔日的“力气活”,已蜕变为“拼技术”的技术范例。

  “通过自动化改造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30%,综合节约能耗45%。”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总经理助理范世明指着正在运转的机器说道。

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刘禹辰 摄

  转型不止于技术。海城打破“一炉一品”的单一模式,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镁建材、镁合金等新兴产品崭露头角,防核辐射建材、高端耐火制品成为国际市场“抢手货”,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

  “我们所打造出的防火墙,既隔音、又环保,并且把剩下来的尾矿包括矿渣粉、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海城市大德广消防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洪伟触摸着镁建材说。

  曾经的“矿山经济”正转向“绿色智造”,“依赖资源”正转向“驾驭技术”,现在的海城正将绿色基因植入城市肌理,辽宁海城的蝶变,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正如海城转型实践所印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从来不是单选题。在这片曾饱经风霜的土地上,一曲绿色智造的交响正激昂奏响,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海城经验。(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昭通7月13日电(杨东升)13日,云南·绥江2024年半边红李采摘季启幕,吸引来自上海、浙江、四川等地商家前来订购。该县的半边红李种植面积逾10万亩,今年产量预计达8.5万吨。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面向在华外国工商界举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泉州是两岸交流的前沿,当前泉州、丰泽正积极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尽最大努力为台胞台青提供同等待遇和便利措施。”丰泽区委副书记陈清拥期待两岸青年能心手相连、同向而行,共担历史使命、共创光明未来。

(杭州亚运会)浙江推出百大镇馆之宝特展迎亚运

“利用人工智能编造网络谣言行为数量呈上升态势。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视频合成等技术的发展应用,不法分子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模仿新闻媒体的风格一键生成谣言信息,此类网络谣言生成更简单,迷惑性更强,增加了甄别和侦查难度。”山西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政委郭鹏说。

开播!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讲述中法人文交流史上的感人故事

——坚持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碧海银滩也是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海洋绿色发展路径,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渔业等绿色产业,不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立足“双碳”战略目标,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协同推进海洋领域增汇与减排,发展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绿色低碳经济新业态,促进海洋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动海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这家航司未来四年内机队将变为清一色国产飞机C919

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今天的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绿色发展动能澎湃,正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